气管插管模型,气管插管训练模型详细操作
发布时间:2017-3-30作者:益联医学来源:益联医学
医护人员口中说的<插喉>是什么呢?气管插管行内也叫tube人。
目的为将一塑胶之气管内管从伤病患口中(或鼻中)直接插入气管中,并接上胶囊及面罩复苏器及储气袋或呼吸器将氧气直接送到伤病患的气管(肺)中,藉以提供高浓度氧气。因此当伤病患出现或濒临呼吸功能衰竭、呼吸停止以及无法自行保护呼吸道畅通(例如意识不清的病人),此时气管插管便是一种维持伤病患呼吸道与给予足够氧气的最佳方式。
实施气管插管需要之器材与其功能:
1. 气管内管:
为一长约12-32公分长的塑胶管子,可直接放入气管内,顶端可接胶囊及面罩复苏器及储气袋(BVM)或呼吸器给予氧气,通常女性为7~8号,男性为7.5~9号(一般皆使用7.5号)。
2. 喉头镜:
为光纤式不锈钢材质,每组包含把手一支及叶片4支,使用可置换式光纤传导束,可分为弯式与直式两种,通常对于小儿或创伤病患需使用直式之喉头镜,其主要功能为将帮助操作者目视会厌及声带的位置。
3. 10 c.c空针:
用来将气管内管前端之气 囊充气。
4. 通条:
为一半硬式的铜线,用来固定及维持气管内管的形状。
5. 润滑剂:
使插管过程较为顺利,减少伤害。
6. 气管内管固定器(ET-tube holder):
用来固定气管内管插入之深度与位置。
7. 丢弃式手套:
作为传染病感染控制之工具。
以下内容,只供参考。
气管插管,是一项需要特别训练的技术,如使用不当,会做成很大的创伤。
气管插管模型,气管插管操作步骤:
1. 依病患体型决定欲使用气管内管之大小,通常女性为7~8号,男性为7.5~9号(一般皆使用7.5号)。
2. 用10 ml空针筒测试气管内管前端之加压袋是否漏气,测试没有漏气后应将加压袋保持在隙陷之状态,空针筒应含10 ml空气并连接于加压袋之打气口。
3. 将通条放入气管内管,使其前端离气管内管前端至少1公分。
4. 将气管内管塑造成利于放入之形状(通常成30~45度角之弧度),并于前端抹上润滑麻醉剂。
5. 选择适当的叶片其长度约为嘴唇中间至耳垂之距离),检查叶片及喉镜功能是否正常,灯泡亮度是否足够(如图)。
6. 右手以食拇指交叉法打开病患嘴巴,同时另一人施以沙立克手技,直到确定气管内管的位置无误后才放开。
7. 左手握住喉镜把手柄叶部分,将叶片从右侧嘴角伸入,再移至中间,将舌头拨向上方或左边后,直抵舌底,若看到会厌,只要再往前1~2公分即可看到会压豁 ,将叶片顶到会压豁。此时,握住喉镜的把手往前往上用力,应可看到声带,切勿以牙齿为施力点,将身体降低使眼睛靠近口鼻处,应会更易清楚看见声带)。
8. 右手拿在气管内管欲插入之深度(通常为20~23cm),将气管内管往声带内插入,直至右手置于患者嘴角处,先将通条拔除,用空针筒打入适量空气至气管内固定气囊)。
9. 接上BVM给予通气,在吹第一口气前应先以听诊器放在上腹部稍近左肋骨边缘处(Epigastrium),吹气时如听到空气声即应立即停止,(因为喉管已经错误地插入了食道,而不是气道),以避免更多空气被吹入胃里,并马上放掉气囊内的空气后拔除气管内管,马上给予100%的氧气,给予通气三次后再试一次;如没有听到声音,便可听肺部两侧是否有入气声,观察患者胸部两侧是否平均起伏,确定气管内管位置无误后,纪录气管内管在牙齿处之深度(。
10. 用手固定气管内管于嘴角,助手接上BVM吹气之同时,主手应先听胃有无通气声(如图)。
注意事项:插管的时间不可超过30秒,若失败或超过30秒,则必须马上给予100%的氧气,给予通气三次后再试一次。
成人气管插管训练模型如图:
实施气管插管需要之器材与其功能:
1. 气管内管:
为一长约12-32公分长的塑胶管子,可直接放入气管内,顶端可接胶囊及面罩复苏器及储气袋(BVM)或呼吸器给予氧气,通常女性为7~8号,男性为7.5~9号(一般皆使用7.5号)。
2. 喉头镜:
为光纤式不锈钢材质,每组包含把手一支及叶片4支,使用可置换式光纤传导束,可分为弯式与直式两种,通常对于小儿或创伤病患需使用直式之喉头镜,其主要功能为将帮助操作者目视会厌及声带的位置。
3. 10 c.c空针:
用来将气管内管前端之气 囊充气。
4. 通条:
为一半硬式的铜线,用来固定及维持气管内管的形状。
5. 润滑剂:
使插管过程较为顺利,减少伤害。
6. 气管内管固定器(ET-tube holder):
用来固定气管内管插入之深度与位置。
7. 丢弃式手套:
作为传染病感染控制之工具。
以下内容,只供参考。
气管插管,是一项需要特别训练的技术,如使用不当,会做成很大的创伤。
气管插管模型,气管插管操作步骤:
1. 依病患体型决定欲使用气管内管之大小,通常女性为7~8号,男性为7.5~9号(一般皆使用7.5号)。
2. 用10 ml空针筒测试气管内管前端之加压袋是否漏气,测试没有漏气后应将加压袋保持在隙陷之状态,空针筒应含10 ml空气并连接于加压袋之打气口。
3. 将通条放入气管内管,使其前端离气管内管前端至少1公分。
4. 将气管内管塑造成利于放入之形状(通常成30~45度角之弧度),并于前端抹上润滑麻醉剂。
5. 选择适当的叶片其长度约为嘴唇中间至耳垂之距离),检查叶片及喉镜功能是否正常,灯泡亮度是否足够(如图)。
6. 右手以食拇指交叉法打开病患嘴巴,同时另一人施以沙立克手技,直到确定气管内管的位置无误后才放开。
7. 左手握住喉镜把手柄叶部分,将叶片从右侧嘴角伸入,再移至中间,将舌头拨向上方或左边后,直抵舌底,若看到会厌,只要再往前1~2公分即可看到会压豁 ,将叶片顶到会压豁。此时,握住喉镜的把手往前往上用力,应可看到声带,切勿以牙齿为施力点,将身体降低使眼睛靠近口鼻处,应会更易清楚看见声带)。
8. 右手拿在气管内管欲插入之深度(通常为20~23cm),将气管内管往声带内插入,直至右手置于患者嘴角处,先将通条拔除,用空针筒打入适量空气至气管内固定气囊)。
9. 接上BVM给予通气,在吹第一口气前应先以听诊器放在上腹部稍近左肋骨边缘处(Epigastrium),吹气时如听到空气声即应立即停止,(因为喉管已经错误地插入了食道,而不是气道),以避免更多空气被吹入胃里,并马上放掉气囊内的空气后拔除气管内管,马上给予100%的氧气,给予通气三次后再试一次;如没有听到声音,便可听肺部两侧是否有入气声,观察患者胸部两侧是否平均起伏,确定气管内管位置无误后,纪录气管内管在牙齿处之深度(。
10. 用手固定气管内管于嘴角,助手接上BVM吹气之同时,主手应先听胃有无通气声(如图)。
注意事项:插管的时间不可超过30秒,若失败或超过30秒,则必须马上给予100%的氧气,给予通气三次后再试一次。
成人气管插管训练模型如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