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气管插管模型,婴儿气管插管模型,新生儿气管插管模型
发布时间:2018-7-4作者:益联医学来源:益联医学
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窒息、心肺复苏、呼吸衰竭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其目的是开放气道,确保通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维持气道通畅及减少气道阻力;为正压人工呼吸、气管内给药、机械通气提供条件。
【适应证】
(1)功能性或解剖型气道梗阻,如喉痉挛;异物致气道梗阻。
(2)呼吸道痰堵或误吸,须行气管、支气管冲洗。
(3)任何原因导致自主呼吸不能维持正常气体交换,须使用机械通气时。如中枢性通气不足、窒息、心脏停搏和(或)呼吸停止、神经肌肉麻痹、严重胸廓损伤或开胸手术、呼吸衰竭等。
(4)患儿转运途中可能发生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的情况。
【操作方法】
(一)插管前准备
插管前需检查喉镜、吸引器、氧气、心电血氧监测等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准备固定用胶布、牙垫、金属导丝、复苏球囊、面罩等,根据患儿体重、年龄等选择合适的镜片和气管导管。除窒息、心肺复苏须立即插管外,插管前还应尽力完成下列准备工作,以利安全插管,减少并发症。
(1)下胃管排空胃内容物。
(2)开放静脉,有条件时接好心电监护。
(3)为预防可能因插管而出现的反射性心动过缓,可预先静注阿托品0.01~0. 02mg/kg,并酌情给予镇静剂。
(二)经鼻气管插管操作步骤
(1)患儿仰卧,头略后仰,颈部平直,由助手扶持并固定。用复苏气囊、面罩“E-C法”加压给氧,改善全身缺氧状态。
(2)声门运动活跃者,用1%丁卡因咽部喷雾做表面麻醉(新生儿除外)。
(3)观察鼻腔有无堵塞。
(4)将气管导管用无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湿润。
(5)由一侧鼻孔插入鼻腔,向鼻内侧方向旋转式推进,通过后鼻道直至口咽部。如遇阻力,切忌暴力插入,可适当改变头部前后位置;也可加用金属导丝改变导管曲度,使之顺利通过鼻腔。
(6)用示指拨开上下唇,左手持喉镜由口腔右侧放入,将舌推向左侧,使口、咽和气管轴成一直线,直接暴露声门,直视下经口腔用插管钳将导管插入声门下2~3cm(部分气管导管标有标示线)。新生儿、小婴儿喉位置靠前,助手可轻压环状软骨,以利声门暴露。小儿上呼吸道最狭窄处在环状软骨环,导管若不熊顺利通过声门下,不可粗暴用力,应换小一号导管重插。
(7)插管成功,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以改善缺氧状态,并借此检查插管位置是否正确。插管位置正确时双肺呼吸音对称,两侧胸廓运动对称一致。如双肺无呼吸音,腹部逐渐膨隆,仍能发声,示导管误入胃,须拔出重插,如左侧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则导管插入过深,须在听诊呼吸音的同时略向外拔出。
(8)确定插管位量无误后,用胶布固定,并记录导管留在鼻外的长度。
(9)清理气道分泌物,有条件时应将吸出的第1管分泌物送细菌培养。
(10)约束患儿四肢,头,肩部用沙袋固定,尽可能保持头及躯干抬高150~200。
(11)根据病情连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或气囊给氧。
(12)拍胸片了解插管位置,导管末端应在气管隆嵴上1~2cm。
(三)经口气管插管
(1) 新生儿气管插管模型新生儿仰卧,头略后仰,颈部平直,使患儿口-咽-气管轴尽量成一直线。
(2)左手持喉镜,将镜片由舌和硬腭间放入,在中线位向前随咽的自然形状插入,一旦镜片尖达到舌的基底部,即入会厌软骨凹内(弯镜片),可看到会厌。
(3)用弯镜片时向前提起舌根可暴露声门,或将直镜片跨过会厌下方,直接上提会厌即可暴露声门。若暴露不完全,可在环状软骨外压迫气管。
(4)右手持装有导丝的导管(弯曲部向上)插入声门,判断并确认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
(5)拔出导丝,放置牙垫,用胶布缠绕固定。
【注意事项】
(1)患儿严重发绀、心动过缓应停止操作,用复苏气囊、面罩“E-C法”加压给氧至症状缓解再行插管。
(2)待声门开放时(吸气时)将导管送入,不可用暴力插入。
(3)暴露声门时不要用力撬起,也不要以上牙龈或牙齿为支点。
(4)注意无菌操作。
(5)正确确认导管位置并记录,带套囊的气管导管应将套囊置于声带下。如判断困难必要时可监测呼气末CO2水平。
(6)及时更换浸湿的固定胶布。监测并记录生命指征。
(7)注意插管各时期的并发症:①插管时:舌、牙龈、会厌、声门、食管及喉损伤。②插管后:感染、肺不张、鼻翼坏死及因脱管、堵管致窒息。③拔管后:喉水肿、声带麻痹、喉狭窄(喉肉芽肿、声带纤维化)。
(8)怀疑颈椎损伤的患儿需用手做颈部固定,并保持正中位。
(9)不同年龄导管大小的选择:足月新生儿、小婴儿3 mm或3.5mm;~1岁4 mm;~2岁5 mm。也可以通过目测选择,即选择外径与患儿小指粗细相仿的导管。2岁以上的患儿也可采用下列计算公式:导管内径(mm)=年龄(岁)/4+4(无套囊导管),导管内径(mm)=年龄(岁)/4+3(带套囊导管)。
【适应证】
(1)功能性或解剖型气道梗阻,如喉痉挛;异物致气道梗阻。
(2)呼吸道痰堵或误吸,须行气管、支气管冲洗。
(3)任何原因导致自主呼吸不能维持正常气体交换,须使用机械通气时。如中枢性通气不足、窒息、心脏停搏和(或)呼吸停止、神经肌肉麻痹、严重胸廓损伤或开胸手术、呼吸衰竭等。
(4)患儿转运途中可能发生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的情况。
【操作方法】
(一)插管前准备
插管前需检查喉镜、吸引器、氧气、心电血氧监测等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准备固定用胶布、牙垫、金属导丝、复苏球囊、面罩等,根据患儿体重、年龄等选择合适的镜片和气管导管。除窒息、心肺复苏须立即插管外,插管前还应尽力完成下列准备工作,以利安全插管,减少并发症。
(1)下胃管排空胃内容物。
(2)开放静脉,有条件时接好心电监护。
(3)为预防可能因插管而出现的反射性心动过缓,可预先静注阿托品0.01~0. 02mg/kg,并酌情给予镇静剂。
(二)经鼻气管插管操作步骤
(1)患儿仰卧,头略后仰,颈部平直,由助手扶持并固定。用复苏气囊、面罩“E-C法”加压给氧,改善全身缺氧状态。
(2)声门运动活跃者,用1%丁卡因咽部喷雾做表面麻醉(新生儿除外)。
(3)观察鼻腔有无堵塞。
(4)将气管导管用无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湿润。
(5)由一侧鼻孔插入鼻腔,向鼻内侧方向旋转式推进,通过后鼻道直至口咽部。如遇阻力,切忌暴力插入,可适当改变头部前后位置;也可加用金属导丝改变导管曲度,使之顺利通过鼻腔。
(6)用示指拨开上下唇,左手持喉镜由口腔右侧放入,将舌推向左侧,使口、咽和气管轴成一直线,直接暴露声门,直视下经口腔用插管钳将导管插入声门下2~3cm(部分气管导管标有标示线)。新生儿、小婴儿喉位置靠前,助手可轻压环状软骨,以利声门暴露。小儿上呼吸道最狭窄处在环状软骨环,导管若不熊顺利通过声门下,不可粗暴用力,应换小一号导管重插。
(7)插管成功,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以改善缺氧状态,并借此检查插管位置是否正确。插管位置正确时双肺呼吸音对称,两侧胸廓运动对称一致。如双肺无呼吸音,腹部逐渐膨隆,仍能发声,示导管误入胃,须拔出重插,如左侧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则导管插入过深,须在听诊呼吸音的同时略向外拔出。
(8)确定插管位量无误后,用胶布固定,并记录导管留在鼻外的长度。
(9)清理气道分泌物,有条件时应将吸出的第1管分泌物送细菌培养。
(10)约束患儿四肢,头,肩部用沙袋固定,尽可能保持头及躯干抬高150~200。
(11)根据病情连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或气囊给氧。
(12)拍胸片了解插管位置,导管末端应在气管隆嵴上1~2cm。
(三)经口气管插管
(1) 新生儿气管插管模型新生儿仰卧,头略后仰,颈部平直,使患儿口-咽-气管轴尽量成一直线。
(2)左手持喉镜,将镜片由舌和硬腭间放入,在中线位向前随咽的自然形状插入,一旦镜片尖达到舌的基底部,即入会厌软骨凹内(弯镜片),可看到会厌。
(3)用弯镜片时向前提起舌根可暴露声门,或将直镜片跨过会厌下方,直接上提会厌即可暴露声门。若暴露不完全,可在环状软骨外压迫气管。
(4)右手持装有导丝的导管(弯曲部向上)插入声门,判断并确认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
(5)拔出导丝,放置牙垫,用胶布缠绕固定。
【注意事项】
(1)患儿严重发绀、心动过缓应停止操作,用复苏气囊、面罩“E-C法”加压给氧至症状缓解再行插管。
(2)待声门开放时(吸气时)将导管送入,不可用暴力插入。
(3)暴露声门时不要用力撬起,也不要以上牙龈或牙齿为支点。
(4)注意无菌操作。
(5)正确确认导管位置并记录,带套囊的气管导管应将套囊置于声带下。如判断困难必要时可监测呼气末CO2水平。
(6)及时更换浸湿的固定胶布。监测并记录生命指征。
(7)注意插管各时期的并发症:①插管时:舌、牙龈、会厌、声门、食管及喉损伤。②插管后:感染、肺不张、鼻翼坏死及因脱管、堵管致窒息。③拔管后:喉水肿、声带麻痹、喉狭窄(喉肉芽肿、声带纤维化)。
(8)怀疑颈椎损伤的患儿需用手做颈部固定,并保持正中位。
(9)不同年龄导管大小的选择:足月新生儿、小婴儿3 mm或3.5mm;~1岁4 mm;~2岁5 mm。也可以通过目测选择,即选择外径与患儿小指粗细相仿的导管。2岁以上的患儿也可采用下列计算公式:导管内径(mm)=年龄(岁)/4+4(无套囊导管),导管内径(mm)=年龄(岁)/4+3(带套囊导管)。
分享到:
上一篇:心肺复苏模型 旅游意外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