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专业在古代是如何发展的
发布时间:2016-3-30作者:益联医学来源:益联医学
在我国周代是最早对医生进行分类的朝代,那时候宫廷医生已经明确分为疾医,食医,疡医和兽医四大种类,相当于现在的内科,保健科,外科和兽医科,那会还没有急救的说法。我们从医科的分类变化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急救专业历史的演变,折射其学科发展进步的征程。
1 两汉时期的急救医疗属“杂病”范畴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其所著《金匮要略》(约公元205年成书)中,将当时常见的意外伤害及急症如“卒死、自缢、中暍、溺死、坠马”等急症一并归入全书的末卷“杂疗方第二十三”章节中。该书的上卷主要讲述医疗理论与诊断,中卷讲述类似于当今的内科与外科疾病,下卷讲述妇儿疾病与杂病等。在全书目录中,有关急救的意外伤害及急症等内容排列很靠后。足以见得,急救医疗在两汉时期也不够成熟,且无明确被分为专门科目,医家们都将其划归于“杂病”的医治范畴,并将其有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容全部记载在相关医学专著的末尾部分。
但值得一提的是,两汉时期可能已经有某种行使“创伤救治”的早期“军医”,如《汉书》记载,将军灌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凌统在合肥战役中身受重伤,“其创赖得卓氏良药,故得不死”。这些记述均表明,为减少当时军队的战场伤亡,至少有以“某氏”为名的救创药,亦有以创伤救护见长的世医家族“随军”。这也印证了“现代急救医学起源于战场救护”的普遍观点,即急救医疗的发展在古代也与战伤救护等有密切相关的历史渊源。
2 魏晋时期的创伤急救已显“专科”萌芽
我国,“急救”一词于341年最早出现在《肘后备急方》一书,该书由东晋医学家葛洪撰写,堪称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意为携兜衣袖、随手翻阅,以备应急。书中有明确的“咽芦管人工通气”、“竹夹板骨折固定”、“倒水法淹溺救治”、“磁石吸咽喉异物(金属)”等文字详细记载。这些最早期专业性集中的记述的急救知识、以及某些实用急救技术至今(时隔1600多年)仍然在临床急救时有所沿用,其长久不衰的技术生命力也足以体现了它们的“专业”价值。
不仅如此,魏晋时期已有类似创伤科从业医生,如东晋时有“金疮医”,北魏时有“折伤医”,他们都服务于朝廷,均见载于正史,专为救治战伤与创伤而设。说明周朝时期在宫廷设置的“疡医”,到了魏晋时期已经得到发展壮大,其专业职能分工更加具体而明确,为后世的急救专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早期的专业基础,其技术内涵也更接近于现今的急救医学范畴。
3 明清时期临床急救已有“部门”分类
明朝中期,张时彻撰写的《急救良方》问世(1550年)。书中第一卷即记述“救治五绝死”,即把临床上最为紧急的危重症放在全书首要部位加以详细论述。这与两汉时期把急救医疗归属“杂病”范畴而放在全书末尾记载相比,已显示出不可同日而语的进步。这是经过了急救医疗的“专科萌芽”与“专著问世”等漫长历程发展而来,其“变新”来之不易。
时至清朝,在综合性大型临床医书里,已正式出现“急救部”的类分。即大科分类称“部”,“部”下再分称“门”。如顾世澄撰刊于1760年的《疡医大全》,它系一本内容丰富、影响广泛、以外科等为主题的大型医学参考书,其临床急救医疗部分的专业内容正式以“急救部”排文,与“眼目部”(眼科)、“耳颏部、咽喉部”(耳鼻喉科)以及内科、外科等平行医科分类。
4 唐宋时期的急救医疗“专著”问世
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于公元651年出书《备急千金要方》,其在书序中专门阐述:“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这表明孙思邈等唐代医家们,在对临床“救济生命”的认识上已经较两汉及魏晋时期有了本质的升华。强调生命至上,即把“救人一命”上升至“贵如千金”的思想高度。
孙氏在书中专立“备急方”一卷,集中论述“卒死第一、蛇虫等毒、诸般伤损、火疮等证”共计有“四大类”的常见急症与意外伤害等,并在总结与归纳唐以前早期急救技术临床应用的经验基础上,加以改进和不断完善。
至南宋,我国第一部以“急救”冠名的专著《急救仙方》问世,该书约刊行于公元1278年,系宋人所撰,分为6卷,现存本辑自《永乐大典》,它是一部收集大量民间各类救急验方、济急便用的综合性医学书籍。此后,以“急救”命名的各类临床书籍应运而生,均标志着急救的医科分类发生了明显的历史新变化。
在“急救部”类下包含了诸如“火伤、金疮、弓箭鸟枪伤、刺疮、自刎、自缢、溺水、冻死、中暑”等常见各类伤害与急症,分别又统一称为“火伤门”、“自缢门”、“中暑门”等,专业内容堪称丰富而详尽;其急救医疗按照“部、门”的类分,也可谓名符其实、独具特色。同时,在《疡医大全》“急救部”的“自缢门”一节里,其对清朝时期心肺复苏术的技术要领与详尽流程的准确记载,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急救专业的发展进程、技术完善与临床医科分类的时代变迁。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医科分类的历史演变,以此分析出其学科的发展进程。它的背景和意义还体现在,急救临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技术进步,促成了急救专业的不断发展,同时古代急救专业分类的发展高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值得当今急诊专业学者思考。以史为鉴,探索而行。
1 两汉时期的急救医疗属“杂病”范畴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其所著《金匮要略》(约公元205年成书)中,将当时常见的意外伤害及急症如“卒死、自缢、中暍、溺死、坠马”等急症一并归入全书的末卷“杂疗方第二十三”章节中。该书的上卷主要讲述医疗理论与诊断,中卷讲述类似于当今的内科与外科疾病,下卷讲述妇儿疾病与杂病等。在全书目录中,有关急救的意外伤害及急症等内容排列很靠后。足以见得,急救医疗在两汉时期也不够成熟,且无明确被分为专门科目,医家们都将其划归于“杂病”的医治范畴,并将其有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容全部记载在相关医学专著的末尾部分。
但值得一提的是,两汉时期可能已经有某种行使“创伤救治”的早期“军医”,如《汉书》记载,将军灌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凌统在合肥战役中身受重伤,“其创赖得卓氏良药,故得不死”。这些记述均表明,为减少当时军队的战场伤亡,至少有以“某氏”为名的救创药,亦有以创伤救护见长的世医家族“随军”。这也印证了“现代急救医学起源于战场救护”的普遍观点,即急救医疗的发展在古代也与战伤救护等有密切相关的历史渊源。
2 魏晋时期的创伤急救已显“专科”萌芽
我国,“急救”一词于341年最早出现在《肘后备急方》一书,该书由东晋医学家葛洪撰写,堪称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意为携兜衣袖、随手翻阅,以备应急。书中有明确的“咽芦管人工通气”、“竹夹板骨折固定”、“倒水法淹溺救治”、“磁石吸咽喉异物(金属)”等文字详细记载。这些最早期专业性集中的记述的急救知识、以及某些实用急救技术至今(时隔1600多年)仍然在临床急救时有所沿用,其长久不衰的技术生命力也足以体现了它们的“专业”价值。
不仅如此,魏晋时期已有类似创伤科从业医生,如东晋时有“金疮医”,北魏时有“折伤医”,他们都服务于朝廷,均见载于正史,专为救治战伤与创伤而设。说明周朝时期在宫廷设置的“疡医”,到了魏晋时期已经得到发展壮大,其专业职能分工更加具体而明确,为后世的急救专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早期的专业基础,其技术内涵也更接近于现今的急救医学范畴。
3 明清时期临床急救已有“部门”分类
明朝中期,张时彻撰写的《急救良方》问世(1550年)。书中第一卷即记述“救治五绝死”,即把临床上最为紧急的危重症放在全书首要部位加以详细论述。这与两汉时期把急救医疗归属“杂病”范畴而放在全书末尾记载相比,已显示出不可同日而语的进步。这是经过了急救医疗的“专科萌芽”与“专著问世”等漫长历程发展而来,其“变新”来之不易。
时至清朝,在综合性大型临床医书里,已正式出现“急救部”的类分。即大科分类称“部”,“部”下再分称“门”。如顾世澄撰刊于1760年的《疡医大全》,它系一本内容丰富、影响广泛、以外科等为主题的大型医学参考书,其临床急救医疗部分的专业内容正式以“急救部”排文,与“眼目部”(眼科)、“耳颏部、咽喉部”(耳鼻喉科)以及内科、外科等平行医科分类。
4 唐宋时期的急救医疗“专著”问世
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于公元651年出书《备急千金要方》,其在书序中专门阐述:“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这表明孙思邈等唐代医家们,在对临床“救济生命”的认识上已经较两汉及魏晋时期有了本质的升华。强调生命至上,即把“救人一命”上升至“贵如千金”的思想高度。
孙氏在书中专立“备急方”一卷,集中论述“卒死第一、蛇虫等毒、诸般伤损、火疮等证”共计有“四大类”的常见急症与意外伤害等,并在总结与归纳唐以前早期急救技术临床应用的经验基础上,加以改进和不断完善。
至南宋,我国第一部以“急救”冠名的专著《急救仙方》问世,该书约刊行于公元1278年,系宋人所撰,分为6卷,现存本辑自《永乐大典》,它是一部收集大量民间各类救急验方、济急便用的综合性医学书籍。此后,以“急救”命名的各类临床书籍应运而生,均标志着急救的医科分类发生了明显的历史新变化。
在“急救部”类下包含了诸如“火伤、金疮、弓箭鸟枪伤、刺疮、自刎、自缢、溺水、冻死、中暑”等常见各类伤害与急症,分别又统一称为“火伤门”、“自缢门”、“中暑门”等,专业内容堪称丰富而详尽;其急救医疗按照“部、门”的类分,也可谓名符其实、独具特色。同时,在《疡医大全》“急救部”的“自缢门”一节里,其对清朝时期心肺复苏术的技术要领与详尽流程的准确记载,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急救专业的发展进程、技术完善与临床医科分类的时代变迁。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医科分类的历史演变,以此分析出其学科的发展进程。它的背景和意义还体现在,急救临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技术进步,促成了急救专业的不断发展,同时古代急救专业分类的发展高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值得当今急诊专业学者思考。以史为鉴,探索而行。
分享到: